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内容

走中国式外贸结构转型升级之路

发布时间 2017/4/6 10:31:13

对于当下中国而言,外贸结构转型升级十分必要而且重要。中国需要通过外贸结构转型升级带来可持续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外贸结构转型有助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的外贸结构转型没有合适的经验可借鉴。二战以来,亚洲较为有代表性的经济体完成了从发展到发达的“蜕变”,成功实现了贸易结构转型,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但是中国和这些经济体有诸多不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地域广使得中国不同地区的外贸规模和结构无法同步。比如沿海地区省份的外贸占据中国外贸总额的绝大部分比例,并朝着制造更高端的产品迈进,中西部地区却还在为扩大外贸规模而努力。人口多意味着中国需要足够多的资本积累,才能实现从劳动丰裕型国家向资本丰裕型国家转变。而小型经济体只需要一定规模的资本积累即可顺利转型为资本丰裕型。当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的理论来指导外贸结构转型,那么中国时至今日仍然称不上是资本丰裕型国家,更别提已经到了外贸结构转型的时机。因此,中国有自身独特的地方,外贸转型升级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小型经济体外贸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很有限。

中国应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外贸结构转型升级之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外贸结构转型没有合适国际经验借鉴的背景下,中国应该着力探索出一条中国式外贸结构转型之路。所谓“中国式”,是指充分意识到中国地域广、人口多的现实,利用中国地区外贸发展差异大的特点,区别对待东部和中西部外贸发展。东部地区已经具备外贸结构转型升级的条件,应从发挥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到追求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实现外贸的创新发展。中西部地区则可继续追求外贸规模,发挥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从地区之间联动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还能为中西部地区提供资本品、中间品等原本需要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中西部地区外贸规模的扩张,则能有效缓解东部地区在外贸转型过程中对中国外贸增速下滑带来的压力。

中国式外贸结构转型已经启航。对内,中国制定出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对外,东部地区开始对接发达经济体的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西部地区则开始通过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发展外贸。内外联动,统筹发展,中国正在建设更加强大的外贸道路上大步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苏庆义

上一篇:广交会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积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下一篇:人体对光的感受

电话: 0086-0574-27725991 E-MAIL: sales@nbtorch.com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云林东路1127号彬彬大厦3楼303室

ICP证-浙ICP备19010944号-2